DSC08640-1-1.jpg

 

本剔紅雕漆印泥盒工精藝絕可稱鬼斧神工,在厚達百餘層的漆體上滿工精雕不讓分毫留白,上蓋以高浮雕技法精刻老子出關圖,下盒再以高浮雕技法鐫刻松溪牧馬圖,繁工雕琢、細入毫末盡顯其高超技法。整體印泥盒寶光浮動、絢爛耀眼,絕對是剔紅漆器藏品的頂尖翹楚。

上蓋老子出關圖佈局精巧、構圖豐富,共有九人七獸,其中有老子、孔子、姜子牙三賢人,分別騎乘青牛、麒麟、四不像三祥獸,其他尚有關令尹喜騎馬護衛,二位童子挑書隨行,和兩位分別騎馬和騎驢的老者已經等待在崇山峻嶺間的函谷關前,而關中樓宇隱然可見。
老子偕青牛同時回身作揖答謝,而孔子和麒麟則俱昂首回禮,賢人祥獸心意相通似為一體。而頭戴斗笠騎乘四不像的姜子牙正遠遠趕來,身後還有一騎馬老者跟隨。地錦、水錦雕飾細膩整齊、一絲不茍,老松嶙峋、山石堅壑亦皆精雕細琢、自然真實。
後方童子身後竹竿盡處松葉枝幹間空處僅及容髮,卻依然可深鑿間隙分隔之,其技法實已登峰造極、出神入化。尤其是青牛、麒麟二祥獸的雕琢更為生動逼真、神形俱佳。而人眼雖僅纖細如針尾,卻顯得生動自然、神采奕奕。
其構圖兼融史實記載與神話傳說,則更顯活潑有趣。傳說心計甚深的孔子自從問道於老子後,對老子的學識淵博、見解高妙深感不安,認必影響其日後仕途,遂計誘拙樸寬厚的老子出關,老子雖看出孔子的動機,卻仍在留下道德經一書後隨即出關遠離是非之地,從此不知所終。
亦有一說,云老子西出函谷關後,經數年到達印度,並巧遇正在菩提樹下苦思的釋迦族王子「悉達多‧喬達摩」,二人論道後,釋迦牟尼頓悟成佛。
至於姜子牙,則是因在封神榜小說裡是三清尊神之首玉清「元始天尊」的徒弟,自然也成了老子的師姪,因為傳說中老子是三清尊神之一太清「太上老君」的第十八個化身。
盤古破混沌、開天地,一氣化三清,三清即玉清「元始天尊」、上清「靈寶天尊」、太清「道德天尊」,而「道德天尊」又稱「太上老君」。

下盒松溪牧馬圖以不同錦紋分飾地錦和水錦,精雕細琢甚為美觀,四週則環繞嶙峋老松和堅壑山石,正面八匹駿馬或坐臥或翻仰或站立或飲水,神態雖互異卻皆傳神生動,老者站立一旁撫鬚微笑注視馬群,狀甚悠然。雕工流暢、紋飾繁瑣、刻劃入微,堪稱佳作天成。
 

 

DSC08641-1-1.jpg

本雕漆印泥盒較之拍賣會場上之極品剔紅文物毫不遜色,甚且尤有過之。其器形、漆質、寓意、神韻、刻工俱為上乘,技法固有巧奪天工之妙,窮工繁飾則更令人動容,非枯腸竭慮、苦神勞心絕不可為。
鐫者不僅器度出眾、巧思不凡,其苦心孤詣、擇善固執尤更令人欽佩。觀其雕刻手法,則隱然有清初大師顧珏刻鏤精深、細入毫髮,一器必經二載始成的作風。雖無落款,但出自名家之手則無庸置疑,離宮廷造辦處名匠不遠矣!

剔紅又名“雕紅漆”或“紅雕漆”。 此技法成熟於宋元時期,發展於明清兩代。 明黃成 《髹飾錄·坤集·雕鏤第十·剔紅》中寫道:“剔紅,即雕紅漆也。……宋元之製,藏鋒清楚,隱起圓滑,纖細精緻。 ”其法常以木灰、金屬為胎,在胎骨上層層髹紅漆,少則八九十層,多達一二百層,至相當的厚度,待半乾時描上畫稿,然後再雕刻花紋。以山水為題材的作品,一般刻有3種不同形式的錦紋,以突出自然界的不同景物,天空以窄而細長的單線刻畫,類似並聯的迴紋,猶如碧藍的天空點綴著朵朵白雲;水紋由流暢彎曲的線條組成,似流動不息的滾滾波浪;陸地由方格或斜方格作輪廓,格內刻八瓣形小花朵,似繁花遍地。這3種錦紋又分別簡稱為天錦、地錦、水錦。從剔紅刀口的斷面,有時可以看出施漆的道數,但不容易數得精確。

自從剔紅文物在拍賣會場屢創天價後,坊間便出現許多仿冒膺品,其一是以化工poly材料作偽,唯其硬度遠不如生漆,以針刺其斷面即可識破。其二是在雕刻品表面上紅漆矇騙,此須由斷面細微觀察有無漆層紋路得知。其三是以漆厚層少的粗劣品混淆,此亦須從斷面或凸斜面仔細辨識。曲斜面上若全無細若游絲的漆層紋路重重環繞,或其間隙過大,皆可斷定為作偽劣品,不可不慎!

本剔紅雕漆印泥盒的漆層極薄而細密,需藉由放大鏡從山石的凸斜面觀察,會發現細若游絲的層層綿密同心曲線若隱若現的由內向外擴散,單層漆薄細逾髮絲,每一毫米可達十層以上,因此從刀口垂直斷面極難以分辨,斜面角度越平則漆層紋理越稀疏,也越容易觀察。
漆層越細密則雕飾後的漆面越光滑如鏡。生漆每日只能上一或二道,光是百層生漆就要耗時近三個月,然後再由畫師工筆細心入畫,最後才是雕刻大師鏤雕深刻,運刀如筆、剔地如泥,峰起谷落、深劃淺刻,非歷時經年無以成品。
器成之後尚須在堅硬的漆體上詳加慢工琢磨拋光,使其圓滑柔順、晶瑩剔透。剔紅雕漆作品可說是最耗工費時的文物,其珍貴處也在於此。

顧珏,字宗玉,嘉定城南(今上海市)人,生卒年不詳,主要活動約在清康熙(1662–1722)年間前後,有竹雕祝壽圖筆筒等傳世。陸廷燦《南村隨筆》中記載:「雕刻至顧姓所刻筆筒,動經數月,需費至數十金,玲瓏太過,又極纖細,竹理脆弱易於損壞,非可久傳之物」。金元鈺撰《竹人錄》中記載:「珏則刻鏤精深,細入毫髮,一器必經二載而成‧‧‧真有山高月小,水落石出之致。‧‧‧余少時,曾見縮臨李昭道《棧道圖》筆斗,老樹、危橋、懸崕、絕澗作數十層,轉折望之窈然而深尤為奇絕」。

本剔紅雕漆印泥盒直徑約7.5公分,厚度約3.2公分。上蓋重72公克,下盒重70公克。
(本剔紅雕漆印泥盒單層漆厚僅約0.1毫米,即大約等同人類頭髮的粗細)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dearhenry99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